作者:杰尼
近期,调味品频频涨价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调味品企业纷纷涨价
10月12日,海天味业(603288.SH)发布公告称,因各主要原材物料、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经该公司研究决定,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主要产品调整幅度为3%-7%不等,2021年10月25日起开始实施新价格。
此前,海天味业还曾在半年报中表示,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仍处于修复态势,调味品行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也经受着一系列的挑战。2021年以来上游材料价格持续上升,海天味业生产成本面临较大经营压力,行业利润受到挤压。
在海天味业发布调价公告后,制醋企业恒顺醋业(600305.SH)也跟进涨价,于11月2日发布公告称,因原辅材料、运输等成本大幅上涨,自2021年11月20日起对部分产品进行价格调整,调整幅度5%-15%不等。
而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恒顺醋业前三季度业绩也有所下滑。三季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恒顺醋业实现营收13.59亿元,同比下降6.37%;实现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41.73%。2021年第三季度,恒顺醋业实现营收3.24亿元,同比下降34.97%;实现净利润720.69万元,同比下降91.19%。
此外,被称为“中国酱油第一股”的加加食品(002650.SZ)随后发布公告称,由于各主要原材物料、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将对加加酱油、蚝油、料酒、鸡精和醋系列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7%不等,新价格于2021年11月16日起正式执行。
原材料价格上涨引发了调味品行业的“涨价潮”,未来是否还会有其他的调味品企业陆续加入提价行列还有待观察。但对于已对外发布提价公告的这些传统调味品企业,下游经销商等是否会给予其额外的压力仍是个未知数。
布局复合调味品
除原材料价格上涨外,传统调味品企业还面临着另外一项挑战。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复合调味品逐渐崛起,向传统调味品发起冲击。
复合调味品通常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调味品按照一定比例调配制成。
近年来,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18年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由2328亿元增长至3427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8.04%,从品类看,部分单味调味品的发展已经步入成熟阶段,整体增长趋缓,而复合调味品发展明显优于行业平均,是调味品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13-2018年CAGR为14.39%,市场规模于2018年突破千亿,达1091亿元。
与此同时,年轻人成为新一代的消费主力军,复合调味品成为了年轻人在繁忙的工作与对自制美食的渴望之间最好、最合适的平衡点,简单的调料可以同时满足年轻人做饭时间少、厨艺水平有限等问题。
此外,“宅经济”的发展与外卖频出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年轻人更加青睐复合调味品的重要原因。尤其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无法到店堂食的年轻人纷纷走进厨房,去体验亲手制作美食。
在目前的超市调味品区,各种“懒人调料”琳琅满目,火锅底料、麻辣小龙虾、麻辣香锅、麻辣烫等复合调味品逐渐成为年轻人的购物首选。只需要加入现成的食材和调料,一道道美食很快就出炉,试问哪个年轻人会轻易拒绝呢?
因此,在复合调味品的冲击下,传统调味品企业也陆续调整自身业务布局,严阵以待。
细分赛道是突破吗?
2020年,海天味业推出海天牌火锅底料,正式进入火锅底料行业。
海天官方旗舰店显示,截至目前,海天牌火锅底料已有9款不同口味。此外,海天味业还推出了快捷方式酱料新品,产品包括糖醋汁、排骨酱汁、卤水汁等。
但首席消费官发现,海天官方旗舰店销量最高的产品仍为以海天味极鲜、海天蚝油为主打的海天调味家庭套装。
除增加其他产品品类、布局复合调味品业务,还有传统调味品企业在已有的产品上进行细分。比如主营业务为高品质酱油、食醋、料酒等调味品的千禾味业(603027.SH),将酱油细分为零添加酱油,有机酱油、淡盐酱油、高鲜酱油等品类。
11月10日,恒顺醋业发布公告称,拟定增20.00亿元,用于投资香醋、食醋、黄酒、料酒的扩产建设项目,调味品智能化生产项目、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此外,恒顺醋业称,中国的复合调味品人均消费额低于其他国家,因此品类渗透及消费培育仍有较大空间,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复合调味品行业当前还处于发展阶段,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事实上,传统调味品企业若只想在已有的原料端优势上向复合调味品拓展,或是只单纯的丰富产品品类,是远远不够的,并不能实现真正的跨越,也并非真正的突破。
传统调味品企业能否找到调味品整体赛道的新空白,进而实现对自身的创新与突破,还有待观察。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