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东耳
在碳中和的大目标下,各种清洁能源都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风口,光伏也是其中之一。
据湘财证券的报告,若要实现2030年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12万亿千瓦以上的目标,那么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量平均每年需增加66.5GW以上。
这对光伏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利好,对于任何光伏相关企业而言,意味着将来会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硅片、电池这些光伏产业链上重要环节也将迎来发展良机。
然而,就在此时,却有硅片生产商要出售闲置生产设备。
2021年11月18日,亿晶光电(600537.SH)发布公告称,亿晶光电控股子公司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常州亿晶”)拟通过常州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下称“常州产交所”)以产权交易的方式出售部分闲置资产。
亿晶光电虽然在营收规模上不及行业龙头,但也是国内重要的光伏企业,为何在行业整体向上的情况下削减产能?
亿晶光电部分158.75尺寸设备停用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一下此次常州亿晶想要出售的闲置资产到底是什么以及为何要出售该资产。
根据亿晶光电的公告,常州亿晶此次想要出售的闲置设备主要是2021年5月份前停用的158.75尺寸的电池和组件产线,截至2021年10月31日,闲置设备账面原值6.50亿元,累计折旧2.82亿元,计提减值准备0.34亿元,账面价值3.34亿元。由于本次事项的最终交易对手和交易价格尚未确定,亿晶光电是否批准本次事项待定。
资料显示,2015-2016年,亿晶光电的收入分别为49.19亿元、51.67亿元,当前光伏龙头之一的隆基股份(601012.SH)在2015年时的营收规模也不过59.47亿元,差别还不是很大。
亿晶光电在2019年结束了连续两年的营收下滑,2020年获得了15.14%的营收增长后,2021年上半年的营收就同比下降12.78%至17.93亿元。
2021年上半年,亿晶光电净亏损1.44亿元,2020年同期则盈利750.58万元。
常州亿晶作为亿晶光电的重要子公司,近年来的情况也不好。在2019年报中,亿晶光电就曾表示基于未来整体投资规划及未来产能安排,拟将常州亿晶部分效率低、运行能耗较高、物料损耗较高的设备处置以回收现金流;在2020年报中,亿晶光电也表示,依据新产线投资,对原有部分运行成本较高的生产设备进行处置。
不过,亏损或许不是根本问题,毕竟在平价上网的大环境下,当前做光伏的还没有几家能在盈利能力上达到传统火电的水平,亿晶光电出售掉这些闲置资产,或许还是与此次拟出售的设备的生产线有关。
所谓平价上网,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光伏发电即使按照传统能源的上网电价收购,也能实现合理利润,而且是在无补贴的情况下。
亿晶光电此次拟出售的是158.75尺寸的电池和组件产线。158.75尺寸指的是大小为158.75mm光伏硅片。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19年156.75mm硅片仍占据市场主流,市场占比约61%,158.75mm尺寸占比次之。
但随后,一大批光伏企业开始转向158.75mm硅片。
各大企业之所以将目光投向158.75mm,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提高竞争力。和消费电子产品所用的芯片不同,光伏所需的硅片还是大一点比较好,因为更大的尺寸意味着单位时间产出的电池、组件功率获得提升,无论是企业的硅片生产成本、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还是电站系统成本都会相应降低,因此,在一定条件下,硅片尺寸越大越好。
因此,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企业开始重视硅片尺寸的大小,研发大尺寸的硅片,158.75mm硅片成为当时的选项之一。
然而,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及市场竞争程度已与过去大为不同,特别是在平价上网的新形势下,光伏企业想要摆脱依赖补助的情况,就必须尽快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因此,158.75mm硅片刚成为主流没几天,光伏企业就开始寻求更大尺寸的硅片。
很快,就有了166mm、182mm、210mm的芯片尺寸之争,其中,182mm(M10)和210mm(G12)成了当前光伏产业主要竞争的焦点,158.75mm硅片很快就有点落伍了。
光伏产业出现两大阵营之争
据了解,当前的182mm硅片主要以隆基股份等7家光伏企业在2020年6月发布的M10为代表,210mm主要以中环股份(002129.SZ)的“夸父”系列为代表,并由此产生了两大阵营,当前中国光伏产业的两大龙头企业各带领了一个阵营。
不过,光伏硅片和芯片制造一样,也是一个需要经过大量投资才能完成的项目,想要看到投资的回报也需要时间。对于光伏企业来说,投资建成的生产线刚投产没几天就变成了落后产能,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事。如今光伏产业刚完成向158.75mm、166mm的转变,又要面临更大尺寸的选择,到底投资何种尺寸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此外,虽然大尺寸是趋势,但到底要不要这么大还需斟酌。提升至210mm必然会增加下游改造升级等其他方面的成本,而且,大尺寸也意味着切片良率的降低。
因此,对于182mm和210mm的争论,短时间内还无法停止,除了科研数据外,市场因素同样会影响光伏企业的选择。
市场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说到底,光伏的尺寸之争其实是成本之争,而这个成本之争,并不仅仅是硅片自身的成本。诚然,大尺寸确实可以给硅片生产带来成本优势,但硅片只是光伏产业的上游,一旦硅片尺寸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下游产业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毕竟,实体产业不是玩模拟经营类游戏,即便210mm或者更大尺寸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需要给整个产业一个过渡时间,逐步完成升级换代。
如在刚完成不久的有156.75mm向158.75mm的转变中,虽然方形单晶硅片面积仅增大3.14%,但是在生产方形单晶时,晶棒的横截面积需要增大14.28%,这就导致在热场、投料量一定的情况下,一炉硅料可生长的晶棒长度大幅缩短,硅片产能也会因此受到损失。
各光伏企业也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才开始投资158.75mm,但仍然有投资失利的时候。对于光伏企业来说,选择182mm或210mm的硅片尺寸为发展方向都存在不小的风险。
更何况,还有很多其他市场因素也会影响到上游产业的生产,若下游产业不买账,也无法真正赢得这场尺寸之争。
这里可以参考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光伏的终端市场上,当前的主流产品主要包括60片型组件和72片型组件。虽然72片型组件在成本上要优于60片型组件,但在欧美和中国市场上,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选择,欧美市场更倾向于72片型组件,中国市场更倾向于60片型组件。
倒不是中国人不知道72片型组件更实惠,但有个现实问题是72片型组件比60片型高,由于终端安装常常需要人力,欧美市场对于高出来的部分并没有太大的感受,但在中国市场上,72片型组件却因这点高度引起了工人的不满。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尽管中国也曾推过72片型组件,但仍然最终电站还是选择了60片型组件。在不能解决工人身高问题的情况下,强行推大尺寸组件,终端的安装环节必然出现问题,而这只是众多影响下游以及终端客户选择的一个因素。
由此可见,性能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受欢迎的,最合适的那一个才是。光伏企业,特别是硅片生产企业想要降本增效,必然要将全产业链以及市场因素都考虑进去,单纯地理论争论恐怕难以真正作用于产业发展。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