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arey
知名化妆品企业三季报亮相,欧莱雅收入为231.9亿欧元,联合利华营业收入为393亿美元,而国内的珀莱雅等化妆品企业业绩同样不俗。
电商成为外资化妆品巨头的业绩增长引擎
2021年10月22日,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OREP)发布2021年三季度财报称,前三季度实现销售额231.9亿欧元,同比增长18%;与2019年前三季度相比,增长9.3%。
财报显示,欧莱雅实体店销售已经恢复,但电商渠道继续快速增长,在第三季度,电商销售额占整体销售额的26.6%。
同日,另一巨头联合利华(ULVR.NYSE)也公布202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共达成393亿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4.4%。
2021年11月11日,日本资生堂(SSDOY.PK)发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53.73亿日元,同比增长14%;营业利润为262.53亿日元,同比增长194.8%;归母净利润为367.57亿日元,2020年同期为亏损136.68亿日元。而在此期间,资生堂集团电商渠道增幅超20%。
欧舒丹(00973.HK)也在财报中表示,中国市场对整体销售额的贡献最大,这归功于活跃的网上及实体销售。
由此可见,线上电商渠道已成为国内外各大化妆品企业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国产化妆品企业业绩稳步增长
2021年前三季度,外资化妆品企业业绩“亮眼”,国产化妆品企业的业绩也同样可圈可点。
珀莱雅(603605.SH)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12亿元,同比增长31.48%;实现净利润3.64%,同比增长27.82%。其中,护肤类产品和美容彩妆类产品销量分别为2943.09万支、350.53万支,营业收入分别为9.50亿元、1.35亿元。
“蒂花之秀”母公司名臣健康(002919.SZ)前三季度的业绩更是突飞猛进。
名臣健康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28.91%;实现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158.06%。2019年同期,名臣健康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实现净利润0.21亿元;2020年同期实现营业收入4.44亿元,实现净利润0.47亿元。
华熙生物(688363.SH)也同样实现逆势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12亿元,同比增长88.68%;实现净利润5.55亿元,同比增长26.91%。华熙生物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2.88亿元,净利润为4.16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5.96,净利润为4.37亿元。
此外,同样以护肤品为主营产品的上市公司贝泰妮(300957.SZ)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49.05;实现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65.03%。
不过与华熙生物以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四大品牌分散布局的多品牌矩阵不同,贝泰妮更着重于以核心品牌为主。贝泰妮几乎所有的收入都来自核心品牌薇诺娜,数据显示,贝泰妮主营业务中超过98%均来自薇诺娜的销售收入,2021年上半年薇诺娜的收入甚至占据主营业务收入的98.72%。
原材料涨价挤压企业利润
虽然前三季度国产化妆品企业整体业绩不俗,然而仍然有一些化妆品企业业绩有所下滑。
青松股份(300132.SZ)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65亿元,同比下降3.21%;实现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66.85%。
上海家化前三季度的营业成本同比增长了5.34%,第三季度毛利率为58.93%,同比下降1.87个百分点。
而以上化妆品企业业绩或毛利受影响与原材料价格上涨密切相关。2021年1月起,石油价格一路飙升,涨幅已超过50%。而石油是所有化工产业的基础原材料,石油价格一路上扬,最终对整个化工产业链造成了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在全国“双控”政策下,国内多省拉闸限电,工厂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产能下降。
化妆品原料作为化工行业的下游产品,价格也随石油涨价而波动。在多方面的影响下,目前化妆品相关原料的价格一路上扬。
这无疑给国产化妆品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生存压力。在原材料上涨、产能受限的情况下,国产化妆品企业要实现逆风而上,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国产化妆品企业突围压力大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化妆品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目前尚无国产品牌打破高端市场壁垒,本土化妆品集团无论在单品孵化、品牌建构还是市场布局方面,均落后于国际水平。
根据首席消费官不完全统计,欧莱雅目前自有品牌超30个,主要有赫莲娜、兰蔻、碧欧泉、科颜氏、巴黎欧莱雅、美爵士、可尼尔、小护士、美即、理肤泉、薇姿、阿玛尼、圣罗兰、美宝莲等。
而反观国内的化妆品企业龙头上海家化(600315.SH),总品牌数也就只有6个,包括双姝、佰草集、美加净、玉泽、高夫等。
在品牌的建构方面,欧莱雅的产品行销全球150个国家,共有500多个品牌,每个产品品牌都瞄准一个市场,而且各产品的市场之间少有交叉,如果一个品牌失败,也不会对其他品牌造成危险,同时降低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此外,欧莱雅还在各个品牌之间实施严格的市场区隔。
在高档的商店里,欧莱雅出售像兰蔻、赫莲娜、碧欧泉这样的高端产品;中档商店中,它拥有百元左右的巴黎欧莱雅以及只在药房中出售的薇姿、理肤泉等相对平价的品牌;在大众消费品方面,则有美宝莲、卡尼尔等价格定位在几十元的大众品牌。
同时,为维护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欧莱雅不仅加强产品品质,而且还建立了顾客档案,定期为顾客提供美容知识讲座和咨询。
为更加了解市场,欧莱雅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市场数据收集系统,根据市场的反馈判断市场的变化和发展程度,比如针对中国的地域、气候和风俗不同,在不同的地方推出不同的主打产品。
1998年,欧莱雅在中国首家推出了在药店销售活性健康化妆品的模式,打破了旧有的传统销售方式,并且在时尚杂志中购买版面建立护肤医生形象,向顾客提供护理常识。
在国潮突围的背景下,国产化妆品相较前几年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国外的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在中国仍然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
国产化妆品企业想要借助国潮东风,逐步扩大市场版图,冲出头部外资化妆品企业的包围圈压力仍然较大。单从品牌和市场角度看,众多国产化妆品企业尚未能像欧莱雅这样构建完整而严密的品牌形象与市场布局。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