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科普啦
甘李药业宣布与巴西卫生部下属实验室及当地药企,签署了一份重磅协议,10年30亿人民币的订单直接砸向这家中国胰岛素企业。
更关键的是,这次合作不仅仅是卖产品那么简单,甘李药业还要把核心技术转让给巴西,帮助当地实现胰岛素本土化生产。
巴西可是拉美最大的医药市场,长期被丹麦诺和诺德等欧美巨头把持,中国企业能在这里撕开一道口子,意义可不一般。
从”猪胰岛素”到基因工程
说起胰岛素,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东西最早真的是从猪身上提取的。第一代胰岛素就是从猪牛的胰腺里提取出来的,虽然和人的胰岛素差异很小,但毕竟不是完全一样,而且提取量有限,糖尿病人一天要打好几针才行。
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既然猪胰岛素和人胰岛素那么像,为什么不直接”复制”人的胰岛素呢?于是第二代胰岛素诞生了,这种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在分子结构上和人体自然分泌的胰岛素完全一致,不仅效果更好,产量也能大幅提升。
甘李药业的创始人甘忠如就是在这个时候大显身手的。这位1948年出生的北大生物系毕业生,1983年跑到美国留学,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拿到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了赫赫有名的默沙东制药研究所。正是在那里,他研究出了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生产方法。
1995年,甘忠如决定回国创业。他找到了大学同学李一奎,当时李一奎正好是通化东宝的董事长。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中国胰岛素的产业化之路。1998年,中国第一支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正式下线,甘忠如和李一奎立刻注册了甘李药业,开始商业化推广。
这一突破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丹麦之后,全球第三个能够自主产业化生产基因工程胰岛素的国家。甘忠如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胰岛素之父”。更重要的是,国产胰岛素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欧美企业的垄断,让中国糖尿病患者用上二代胰岛素的成本大幅降低。
之后甘李药业并没有停步,继续研发出了第三代胰岛素产品。这种胰岛素类似物起效更快,药效更持久,患者使用起来更方便。这次转让给巴西的甘精胰岛素,就是第三代产品的代表。
为什么巴西选择了中国
说到胰岛素市场,那真是群雄逐鹿。丹麦的诺和诺德、法国的赛诺菲、美国的礼来和默沙东,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国际巨头。特别是诺和诺德,这家专门做糖尿病治疗的公司,长期占据着巴西胰岛素市场50%以上的份额,可以说是绝对的老大。
那么问题来了,巴西为什么要舍弃这些”老字号”,转而选择中国的甘李药业呢?首先得说说巴西的现状,作为拉美最大的国家,巴西有着1680万糖尿病患者,这个数字在全球排第六位。而巴西的胰岛素自给率不足20%,大部分都要靠进口。
巴西政府早就想通过技术转让实现胰岛素本土化生产,但这里面有个关键问题,欧美巨头们并不愿意转让核心技术。要么只卖产品不卖技术,要么技术转让费高得吓人。巴西政府谈了一圈下来,发现这些大牌企业的态度都很傲慢。
就在这时,甘李药业出现了。当巴西试探性地向中国企业询问时,甘李药业的回应让人意外,技术可以转让,而且条件很简单,只需要巴西采购一定量的甘精胰岛素就行。
不收额外的技术转让费,只要你买我的产品就行。这个门槛实在太低了,对巴西来说几乎不算条件。本来巴西就需要采购胰岛素,现在不过是把采购对象从欧美巨头换成中国企业而已,还能顺便拿到技术,何乐而不为?
除了技术转让门槛低,成本优势也很明显。根据双方合作方案的测算,巴西通过甘李药业的技术和原料药生产出来的胰岛素,成本比欧美产品低10%以上。这对于医疗负担沉重的巴西政府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当然,最根本的前提还是甘李药业的技术过硬。如果产品质量不行,再便宜也没用。甘李药业作为中国最早自主研发出基因工程胰岛素的企业,技术实力是经过验证的。这次转让的甘精胰岛素通过了严格的欧盟EMA技术审评,质量标准完全符合国际要求。
30亿订单的背后
这笔30亿人民币的订单,从数字上看,这份10年期的协议覆盖了巴西公立医疗系统60%的基础胰岛素需求。甘李药业这一脚踏进去,直接撼动了诺和诺德等传统巨头的地盘。
对甘李药业自身来说,这笔订单来得正是时候。2021年国内胰岛素集采后,甘李药业因为价格报得太低,2022年营收几乎腰斩,净亏损4.4亿元。经过两年多的调整,公司才重新回到盈利轨道。这次巴西订单不仅为公司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也证明了甘李药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从财报数据看,2025年上半年甘李药业国际收入达到2.19亿元,同比增长74.68%,其中拉美市场贡献占比已经提升到38%。这次合作预计将使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在2026年突破25%。
巴西作为拉美最大的医药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420亿美元。甘李药业在巴西的成功,为后续进军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建立了桥头堡。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拉美将成为甘李药业重要的海外增长引擎。
中国医药出海的新机遇
甘李药业在巴西的突破,其实反映了一个更大的趋势,中国医药企业正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长期以来,全球胰岛素市场被少数跨国药企垄断。诺和诺德凭借在基因工程胰岛素方面的先发优势,一直是这个领域的绝对老大,美国的礼来公司也是重要玩家。这些公司不仅技术领先,而且在专利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建立了很高的壁垒。
但随着中国医药企业技术实力的提升,这种垄断格局正在被打破。除了巴西,甘李药业的产品已经在全球19个国家上市,在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阿根廷、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都有合作项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与中国的技术合作提升自主药品生产能力。
这种变化不仅仅局限在胰岛素领域。从疫苗到抗生素,从原料药到制剂,中国医药企业正在全球市场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甘李药业的成功,为更多中国医药企业出海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然,挑战也是存在的。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监管要求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都需要企业谨慎应对。
但总的来看,中国医药企业出海的大趋势已经形成,而且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