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一位来自浙江杭州的惠姓消费者投诉称,他为儿子购买了一箱蒙牛特仑苏牛奶,但孩子喝完后发现牛奶有一股怪味,身上还起了红疹,疑似过敏症状,这位消费者将牛奶拆开倒出后,发现牛奶呈块状。

据惠先生介绍,这箱特仑苏牛奶是保质期为6个月的常温奶,生产日期是2023年9月18日,并未过期,且是在正规渠道购买的,本以为购买的是放心产品,没想到却出现了这种情况,希望蒙牛方面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赔偿。

事件发生后,惠先生拨打了蒙牛400客服热线,对方回应称可以赔偿一箱牛奶,但他并不接受该赔偿方案。后续有知情人士表示,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查,最终蒙牛给予了赔偿,并得到了惠先生的谅解。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情况并非个例,

一、变质时有发生,合格检测并非市场通行证

贝多财经发现,特仑苏纯牛奶因保质期内变质而遭到消费者投诉的情况早有发生。2023年6月6日,一位来自河南南阳的网友称自己购入的特仑苏纯牛奶变成了“豆腐渣”,特仑苏客服回应称可能是运输途中遭受了颠簸造成。

此外,黑猫投诉平台上以“特仑苏变质”为关键词的消费者投诉也不在少数,甚至有商家承认变质,但以产品已通过合格检测、不违反食品安全法为由拒绝赔偿消费者的情况存在。目前,该事件的进度显示“品牌方已回复”。

更有网友在“什么值得买”社区上发帖称,其于2023年4月20日在天猫超市购买的特仑苏牛奶出现变质情况,但蒙牛投诉热线却回复称牛奶有相应的合格检测报告,并表示“食品安全法不适用于蒙牛”,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赔偿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并可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此外,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换句话说,蒙牛投诉热线客服宣称的“食品安全法不适用于蒙牛”,以及商家以“牛奶已通过食品安全检验,不违反食品安全法”为由,拒绝赔偿消费者的说辞实属空穴来风。

蒙牛公关亦在回复惠先生投诉的事件时称,其生产源头都是液态低温保存,变质牛奶可能是商超、消费者存储不当,或在运输环节出现胀袋导致,如果出现这类情况,只要在合理范围内,蒙牛都会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赔偿

二、屡遭海关扣留,进口奶亦有质量隐忧

就在特仑苏被曝出保质期内变质,导致消费者出现过敏症状的前一段时间,海关总署公布了《2023年9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信息》,其中产自新西兰的特仑苏环球精选纯牛奶赫然在列。

公告显示,由Miraka Limited生产、天津通瑞供应链有限公司进口的5234千克新西兰特仑苏环球精选纯牛奶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安全卫生等项目不合格,最终因“污秽腐败”未准入境。

海关相关人士解释称,“污秽腐败”一般指感官发现包装破损、渗漏,闻到酸、臭的味道,出现原因可能是产品中出现非原料杂质,或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由于包装破损、冷链不足等原因导致,也不排除产品在装运前已经“污秽腐败”。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消息,公告中所列的所有未准入境食品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公开信息显示,Miraka Limited是一家新西兰乳业公司,与蒙牛于2014年11月在奶源和乳制品加工领域开始合作,进口商天津通瑞供应链有限公司则是蒙牛间接持股100%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出售原材料。

实际上,Miraka Limited供应的特仑苏环球精选牛奶早在2016年1月就曾因有两批产品“包装不合格”而被依法进行销毁,总重量达36.9千克,同期另有一批产自丹麦、总重量达8.416千克的特仑苏环球精选牛奶(有机)因同一原因被销毁。

这款屡屡被海关“扣下”特仑苏环球精选纯牛奶,市场表现力究竟如何?贝多财经在与各大电商平台的特仑苏旗舰店客服沟通后了解到,其目前并未销售该款产品,因此没有设置相应的产品链接,后续上架与否也暂未收到通知。

而目前销售特仑苏环球精选纯牛奶的主要是个体门店,且销售售价格的差异较大。其中一款自称生产日期为2023年7月、保质期至2024年5月的产品售价为79元/箱(250mL*12盒),平均每盒的价格约为6.58元。

三、开创高端先河,绕不开盈利之困

特仑苏孵化自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02319.HK),诞生于2005年,以蒙古语中的“金牌牛奶”为名,通过细分产品线开创了“特仑苏纯牛奶”“特仑苏有机奶”等高端奶品类,拉开了中国乳业高端奶赛道竞争的序幕。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伴随着这句广告词,特仑苏迅速占领了高端常温奶的市场头部。2021年,蒙牛的总收入为881.4亿元,其中特仑苏的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约33%,特仑苏也因此成为全球乳业最大单品。

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蒙牛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11.19亿元,同比增长7.12%。其中,液态奶实现收入415.40亿元,占该公司总收入的81.5%,是支撑蒙牛百亿收入的业绩基石。

蒙牛在财报中称,其聚焦常温液态奶领域,在产品升级创新、品牌传播和消费者互动上持续发力,通过“沙漠有机,就是更好有机”的特仑苏沙漠有机奶,驱动特仑苏扩大高端奶市场份额领先优势,保持有机纯牛奶细分赛道第一。

在业绩持续攀升的同时,蒙牛的盈利能力却在“原地踏步”,甚至不增反降,2023年上半年的净利润30.5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36.43亿元下降16.03%;全面收益总额为28.9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33.17亿元下降12.72%。

贝多财经发现,蒙牛的陈列空间成本费用有所上升,由2022年上半年的16.41亿元增至2023年同期的18.15亿元,增幅达10.57%。此外,蒙牛的销售费用也增加至139.06亿元,同比增长9.4%。

不过,陈列费用落实到具体线下门店,就免不了产品供应方与商超零售方之间关乎利益分配的价格博弈。此前有媒体报道,因与物美集团华北区就常温奶的销售协议暂未谈拢,以特仑苏为代表的蒙牛常温奶已撤出物美货架超过半年。

不难看出,降本增效已成为陷入“增收不增利”瓶颈中的蒙牛求得利润增长空间的重要手段,而鲸参谋数据显示,京东平台常温奶市场已经连续下滑5个月,本应乘上“大促”快车的六月甚至是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降幅最大的月份。

但无论市场如何变动,食品安全始终是一家奶制品企业的立身之本。在常温奶赛道归于平静的当下,以蒙牛特仑苏为代表的高端常温奶不仅要在销售与渠道投放上与时代同频共振,更应紧抓其“绿色生产典范”的初心。

作者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