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凌云

近期,影视行业的AIGC项目井喷,得益于国内大模型的日益成熟,文生图片、图片生视频等技术逐渐落地。格外引人注目的是,抖音和快手也参与其中。

在本月,抖音联合博纳影业以及剪映旗下的即梦AI,推出了科幻AI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而快手星芒短剧则与“闲人一坤”导演陈坤合作,依托自有的可灵AI大模型,捧出了奇幻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

微短剧如今是影视行业的焦点。艾媒咨询发布的统计显示,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的规模达到了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预计到2027年,整个赛道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一边是巨头纷纷下场,另一边是商业价值巨大,看来新技术和微短剧的融合已然势不可挡。当巨头携各自的技术入场短剧赛道,又会发生怎样的激烈碰撞?今年会成为AI短剧的大年吗?

AIGC的风终于吹到了微短剧

走在科技前沿的马斯克去年有过预测:“明年将有AI电影”。

以目前国内的技术条件来看,直接上马AI电影难度颇大,但对短剧领域来说,AIGC技术绝对是趁手的工具。抖音和快手都希望在微短剧领域有所建树,将新技术与之结合,正是创造出更大价值的捷径。

抖音的《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在今年的7月10号举办了特别放映会,在放映会之前,该剧已经上线抖音平台,目前播放量突破4000万。《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讲了一个关于地球古文明遗迹变异的故事,以一场冒险之旅揭开3000多年前古蜀国的神秘面纱,该短剧分12集,总时长52分钟,坚持纯AI制作。

抖音联合影视公司博纳,试水AI短剧的举动确实非常大胆。内容上看,短剧涉及从金字塔到兵马俑,从巨石阵到玛雅遗迹,如果实拍会非常耗时且成本高昂,但是AI制作就解决了这些困难,同时还有“兵马俑睁眼”这类比较有创意的情节,可见AI确实解放了生产力。

据放映会上的媒体反馈来看,片子的故事层面还是比较吸引观众,全剧的创作思路是把一部电影进行切割,这也符合传统影视公司的内容开发习惯。只是受制于AI工具的时长限制,剪辑上比较碎,而且人物表情缺乏变化,只有嘴能动的画面还是有较强的PPT质感。

快手推出的《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体量比《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略小,5集总时长为13分钟。这部剧的内容取材于传统古籍《山海经》,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奇幻冒险之旅,上线10天,累计播放量突破5000万。

在画面上,《山海奇镜》达到了目前AI短剧的前列,特别在人物开口说话这方面,面部表情、眼神等方面都符合物理规律,对于居中出现的火神祝融、鲛人等形象,其造型都非常震撼。并且剪辑流畅,已经很接近标准的影视作品。

在内容层面上,《山海奇镜》就要逊色许多。靠13分钟想讲一个有吸引力的故事,对剧本的要求很高,这部剧的情节转折不多,全靠精美画面来吸引观众。

抖音和快手推出的这两部短剧,能够代表目前该领域的前沿水准。背后依靠的都是各自的大模型,无论是即梦AI还是可灵AI,都已经打通了从创意到作品的全流程,同时也暴露出了现有工具的短板和创意的不足。可以预见,保持画面精细的同时让剧本更有吸引力,将会成为下一轮影视行业大模型进化的方向,这样的行业“内卷”有助于AI短剧的进步。

AI影视作品大年来临?

抖音不是第一个试水AIGC短剧的国内公司,快手也不是。

在《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和《山海奇镜》推出之前,今年3月份触飞瑞拓就推出了《白狐》,号称“全球首部全流程短剧”。据该公司创始人透露,《白狐》从剧本创作到画面生成,全部靠AI工具解决,团队仅有4人,耗时两周完成3集内容。

再往前追溯,抖音其实在今年1月份推出过AI短剧《柒两人生》,总播放量破亿。不过该剧在AI之外还融合了真人实拍,是否可以算完全的AIGC产品尚有争议。不论打造出第一部纯AI短剧的头衔属于哪家公司,都能看出影视行业对于拥抱AI的渴望,2024年AI项目扎堆发布并非偶然。

AIGC走入影视行业是一种必然,不论新公司还是老公司,都无法对此视而不见。

目前用AI试水长片难度很大,但依旧有先行者。和抖音联合制作AI短剧的博纳,同时也希望在院线电影中应用AI,在本月上映的成龙新片《传说》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传说》里运用AI技术,在大银幕上重现了“27岁的成龙”,这一年轻版的数字人成龙,占据了电影里出演量的七成以上。只是目前的AI技术明显不适应大银幕,一些细节缺陷会被放大,该片目前8000多万元的票房也说明观众对AI电影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

国外也出现了AI电影,其中完全由AI制作的《我们的终结者2重制版》在美国洛杉矶首映,随后于今年3月9日在线首映。这是一部基于1991年《终结者2:审判日》的作品,其创作者多达50人,由多个不同风格的片段连缀而成,所以它更像是一种同人创作的玩票,距离正式的电影项目还有一段距离。放在大银幕上看,镜头的转场、画面的流畅等方面都不如实拍电影。

今年央视打造了一部AI动画《千秋诗颂》,在2月份于CCTV1播出。创作素材来源于统编语文教材的200多首诗词,由AI制作成动画,还同步推出了英文版在海外传播。

《千秋诗颂》在人物开口说话上没有问题,只是人物造型非常单薄,缺乏立体感,近似纸片人。由于画面中总是左右摇摆,导致观感上显得有些奇怪。

AI短剧、AI电影、AI动画……凡是能够想到的影视作品类型,都值得用AI重新做一遍。只是从目前的成品来看,AI影视作品还是处于幼苗阶段,它的缺陷和优势同样明显,但它对影视行业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了。

影视企业的AI焦虑

因为未知,所以茫然。面对AI工具的日新月异,一方面各大平台和影视公司都很焦虑,生怕被时代抛下;另一方面大家都处在探索阶段,还没有明确的可复制路径。

在快手和抖音之外,其他影视公司也纷纷行动起来。

优酷在去年推出了AI搜片功能,用AI解决追剧人的痛点,同时在虚拟拍摄方面加入AI辅助。今年3月份,爱奇艺和燧原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平台,可以视为爱奇艺探索AI在影视内容制作领域的动作。

专注于项目开发的影视公司也不甘落后。华策影视组建了AIGC应用研究院,自行开发AI工具,将其运用到剧本评估、AI剧照等领域。光线传媒也宣布将用AI参与创作一部1000集的动画微短剧,其素材来源于中国古典名著。

上海电影在今年2月份官宣了“iPAi星球计划”,明确提出要把《中国奇谭》《黑猫警长》等知名IP利用AI进行新的内容开发。

比起这些影视公司的举措,抖音和快手在AI短剧上的发力更具平台属性。

抖音和快手的日活都在数亿规模,如此庞大的活跃用户,每天在平台消耗数小时,需要海量的内容供应。“AI+短剧”既顺应技术发展的潮流,也是提升产能的有效手段。若抖音和快手等平台能借助AI批量生产微短剧,这将极大拓展内容消费市场。

只是目前AI短剧给人的直观印象仍是PPT加旁白,故事吸引力不足、画面不流畅、恐怖谷效应明显,严重制约行业发展。想要AI短剧被普遍接受,相关的痛点必须解决。

首先是创作工具要更加趁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有的AI工具在时长、人物精细度和一致性方面可提升的余地还很大,有更合适的工具,才能开发更好的作品。

其次是商业化的问题必须解决。没有足够的利润回报,任何商业模式都无法维持。《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和《山海奇镜》数千万的播放量,除了平台的流量扶持外,免费观看也是重要原因,让观众为AI短剧付费,让品牌方为AI短剧买单,都是未来创作者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AI要有耐心。现阶段影视行业的焦虑感非常明显,但从各类大模型推出到现在不过1年多,由生成文字ChatGPT到生成视频的Sora,进步已经非常快了。

一年间AI生成视频对比

据业内人士的乐观估计,“杀手级”的AI应用至少还要3年才能出现,客观规律摆在眼前,技术进步急不得。对于各大公司来说,眼下的工作还是埋头创新,摸索使用AI的经验更为重要。

对于AI和影视的结合,它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首席消费官将持续关注最新行业动向,随时精彩奉上。

作者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