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佰

近日,“床垫第一股”喜临门发布 2023 年半年报。财报数据显示,喜临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8.05亿元,同比增长5.53%;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线下、线上渠道实现营收分别为17.8亿元、7.7 亿元。

从数据上看,喜临门的业绩确实一般。房地产行业销售下行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相较于当前,让人更不安的是这种形势何时能够结束,依然是个未知数。

作为“床垫第一股”的喜临门,上市后一度发展势头颇为不错,但是近年开始遇到成长的烦恼。自2012年上市以来,喜临门营收增速迅猛,从2012年的8.97亿元,一路攀升至2022年的78.39亿元。不过,2018年因业绩突变,险些被顾家家居并购,因2019年的净利大增重回增长才得以翻身。2020年和2021年,喜临门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然而2022年以来,财报显示,喜临门2022年营收为78.39亿元,微增0.86%;净利润为2.38亿元,同比下滑57.49%。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叠加行业竞争加剧,喜临门2023年上半年延续了增长疲软的态势。

市场竞争加剧  喜临门“中考”成绩不及预期

综合多家券商的预测数据,喜临门上半年业绩表现不及预期。

其中,喜临门二季度业绩表现反差较大。中报数据显示,二季度喜临门已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在营收同比增长6.2%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不增反降,同比下滑3.06%。

截至2023年 上半年末,喜临门线下门店数为5425 家,增长了14%(较上年末+152 家)。不过,期间线下渠道收入仅17.8 亿元,同比持平。在门店数量增长的情况下,收入没有增长,可以说明老店的营收能力在下降。

与此同时,喜临门现金流情况依然不佳。2023年上半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6亿元,2022年同期为-1.90亿元。从中报上看,喜临门预收账款减少,应收账款增加。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个性化需求凸显及居民观念逐渐转变的背景下,传统睡眠产业增长缓慢。2022年,慕思、梦百合和喜临门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0.31%、-1.50%、0.86%;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28%、115.01%、-57.49%。

业绩增长乏力,势必会加剧行业之间的竞争,再加上顾家家居、敏华、皇朝等家居企业也纷纷布局床垫行业,打造自己的睡眠品牌,无疑会进一步压缩喜临门的市场空间。

“618”局部胜利 难掩全局颓势

2022年伊始,喜临门就已完成了“线上+线下”双渠道的布局,在拓展以专卖店模式为主的线下自主品牌渠道的同时,在线上与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核心电商平台形成深度合作,并重点布局抖音、B站等新消费平台,搭建种草媒体效果评估体系。同时,在核心优势床垫品类的基础上,喜临门还拓展了软床、沙发、家纺产品等“第二增长曲线”,多元化软体产品矩阵初具规模。

2023年,喜临门的直播带货等线上渠道持续发力。“618”期间,喜临门相继与“Mr迷瞪”、李佳琦、罗永浩等头部主播在B站、天猫、抖音等平台达成合作。

凭借在“全渠道+多平台+多矩阵”的直播,喜临门“618”活动中表现亮眼。

据喜临门公布的战报数据,“618大促”其全网销售额近10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近69%,蝉联天猫、京东、抖音、苏宁、唯品会等平台床垫类目总销量第一名。

其中,喜临门在京东平台销售量同比增长123%,抖音渠道销售量同比增长251%,均呈爆发式增长。同时,软床、家纺产品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226%、59%,沙发类产品则更是2022年同期的61倍。

然而,喜临门在“618”的亮眼表现却并未能转化为业绩增长。首席消费官发现,喜临门总营收同比增长5.53%的代价是销售费用15%的高增长。

中报数据显示,喜临门上半年销售费用支出达7.44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亿元,增幅达15.59%。

销售费用的增长高于营收增长,也侧面说明了行业竞争还在加剧,广告产出比也在降低。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喜临门新增的1亿元销售费用中,有5000万元属于电商引流费用。众所周知,电商引流基本就是花钱买量,短期内可以实现产品的热销,但长期而言对品牌力的提升并无多大的作用。此外,电商红利期已过,流量也越来越贵,获客成本增加,在激烈的竞争中,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网红品牌可以靠买量,收割一波韭菜就撤。但是对于大品牌来说,买量于长期竞争力而言,帮助有限。床垫的长期竞争力就是品牌,是过硬的品质和技术。

智能床垫能否带飞喜临门

近年来,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推广智能家居、打造智慧生活提供了进一步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契机,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近日,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意在释放家居消费潜力,并提出要创新培育智能消费,支持企业运用云计算、AI等技术加快智能家居产品研发。

在智能床垫领域,各大企业也看准智能家居这一广阔的蓝海市场,纷纷将目光投向智能床垫领域,拓展产品线,试图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作为中国“床垫第一股”,喜临门很早便开始了在智能床垫领域的布局。2014年,喜临门与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签约,集中精力共同开发智能床垫;2015年,喜临门成立全资子公司浙江舒眠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智能床垫技术;同年,投资参股浙江神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完善智能睡眠产品的研发和布局。

2014年9月10日,喜临门在上海发布全球首个智能床垫健康睡眠系统,成为智能睡眠行业的引路者;2020年,开始推出搭载了Smart Wave护脊深睡系统的智能床垫Smart 1,正式开启“智能深睡”。

财报显示,喜临门仅2023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就高达8018.67万元,不断创新深睡科技,加快智能产品研发,上半年亮相3款智能产品,包括AI空气能助眠床垫、AI舒腰床垫以及监测电动床。

不过,在智能睡眠领域,喜临门也并非一枝独秀。除喜临门外,慕思股份也在智能床垫领域布局多年。年报显示,慕思股份智能床垫产品已更新至第八代智能床垫。此外,梦百合家居旗下睡眠科技品牌MLILY梦百合,也专注于睡眠健康。

在传统床垫企业积极布局智能床垫领域的同时,麒盛科技、趣睡科技、我乐科技等也都瞄准了这一新赛道。

不过,当前智能睡眠市场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仍然面临着价格过高、科技含量低等尴尬问题。

“智能睡眠不是智商税,但你很可能买到智商税产品!”一位网络达人在智能床避坑篇中这样说道。

事实上,智能睡眠产品除一些实用功能,如0重力模式、观影模式、阅读模式、预防打鼾外,其他各种夸大的功能模式,像瑜伽模式、游戏模式等就很有可能是商家宣传产品的噱头。

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检索智能睡眠产品,售价普遍在万元以上,并且上不封顶。

当前,智能睡眠产品大多仍是“低智高价”,这条赛道的产品和市场距离真正的成熟,显然还有一段不近的路要走。

不可否认,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是家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床垫产业的新风口。随着促进家居消费政策的落地,推广智能家居、功能化家具等产品,提升家居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智能化产品或将为喜临门的突破成长提供新的动力。

作者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