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澄财经
如火如荼的充电桩行业怎么样了?
也许不同的地方市场、不同角色的参与者,会对这个问题存在很大的感知差距。但是,翻开中国充电联盟每个月都发布的月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状况统计,我们总能发现市场格局现在也基本稳固。比如始终排在第一的特来电,这几年同时背负着不少赞誉和非议。
当想探寻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行业第一的宝座背后其实隐藏着两个问题:过去是怎么成为第一的?未来又能否保持第一?特来电的“身世”和命运,在数据之外还有更多挖掘价值。
01
「【互联网】化跑出第一」
中国充电联盟每个月发布行业运行状况统计,除了少数月份曾以微弱数量差输给星星充电之外,特来电始终稳坐排行榜第一。刚刚过去的2023年9月,特来电坐拥465932台公共充电桩,排在它后面的是419341台的星星充电、397288台的云快充,再往后的国家电网等玩家在数量上暂时未超过20万台。
可见,龙头的领先优势是明显的,但被追赶的压力也是存在的。纵览行业发展史,特来电的壁垒并不像其他行业的龙头一样越垒越高,反而是充电桩行业巨大的机遇造就了后来者的疯狂追击。这样一来,拥有先发优势的特来电,似乎只是抢先写出了一个可以复制的、选对了烧钱时机的“互联网化”故事。
图片
*来源于特来电官网
尽管特来电官网的发展史更强调自身优势部分,但公开信息还是显示了它有个好“爹”的事实:
2014年,A股箱变及电气制造龙头特锐德投资创办特来电;2018年,特来电召开首届合伙人大会,开启类似加盟的扩张模式;2020年,特来电A轮融资引入鼎晖投资、国调基金、国新资本等战略投资者,获得约13.5亿元战略资金,首度披露拆分上市计划;2021年,特来电再度引入普洛斯、国家电投、GIC、三峡集团、亿纬锂能等投资者,获增资约3亿元,投后估值达到136亿元;2022年,特来电以母公司特锐德为担保,向银行取得借款合计15.08亿元。
故事就藏在这个令人艳羡但又暗藏巨大压力的增资过程中。特锐德虽为行业龙头,但由于它所处的赛道本身市场天花板不高,所以自身的资金和资源能力是有限的。2019年之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顺利,吸引了外部资本对配套设施的关注,于是给了特来电一个“互联网式”发展的机会——首先确立一个经营概念,打出优势前景,继而进行融资扩大规模,将融资投入经营后以下一步成果和市场前景继续吸引融资,达成循环。
这个过程让特来电感受到了被“富养”的幸福,其百亿估值即使是在互联网行业也不容易达成。当然,也填补重资产行业发展的资金黑洞:2017年底,特来电对特锐德的资金占用一度超过21亿元,严重吞噬母公司现金流。2022年及之前,特来电总体一直亏损,据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所言,成立前四年累计亏损12亿元,加上后面几年,估算亏损额超过15亿元。
所以,互联网模式融资“救了”特来电的命,还顺带扩充了其原本已隐约成势的三大优势。
其一是规模,在艰难的2018年,特来电已掌握超过12万台充电桩,融资后更取得迅猛增量,2020年中还只有15万台,到2022年12月已翻倍到36.3万台,直到目前超过46万台,其增长与融资、市场扩大明显存在同步。
其二是资源,这一方面指背靠特锐德,特来电在充电模块等占生产成本40%以上的充电桩核心组件上实现了自研自产,有效控制了成本,另一方面是战略股东中,三峡集团、国家电投、亿纬锂能、普洛斯等不同领域的资本,可以在电力、原材料、布局场地等方面与特来电形成协同效应,降低布局成本。
其三则是品牌,特来电的先发优势使得早期车主形成了较强的心智认知,到此后连续获得融资和华为等知名企业的定点合作,令特来电背书影响力进一步加强,从而巩固了行业第一品牌的有利地位。并且,在宣传手段上,特来电喊出了“背靠中国创业板第一股”“世界最强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生态运营公司”等口号,力图打造一个强势的行业品牌。
最终,特来电穿越了漫长的建设周期,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132万元——不过,其中硬件和服务谁是核心仍难以区分。最大的隐患则是,特来电在凭借资本飞速扩张的这几年,压榨了合伙人模式的潜力,到了当前门槛期,这个曾经的扩张依仗反而开始出现摇摆。
02
「【基建网】合伙模式藏隐患」
两类伙伴,六类单位、四种模式,特来电为了吸引合伙人,几乎面面俱到地考虑到了可能存在的合作情况。
两类合伙人一是政府平台下设的投资集团、公交集团等城市合伙人,加上“共建共享”加入特来电平台的战略合伙人,或者土地+电力资源商,加上资金或流量资源商。六类单位则是中小运营商、汽车租赁或运营商、能源商、物流园方、投资公司、有停车场资源的开发商。加盟则有普通加盟、合作共建、合作共投、先投后共——顾名思义,投入的方式不一样,收益分配也不一样。
显然,特来电早已设好了扩张局。站在加盟者立场,争当合伙人无疑也是为了分享新能源爆火的机遇,兑现任泽平曾说过的“现在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口号之下的充电桩红利。
但对特来电而言,规模做大了,凸显的不一定就是好处。
首先是管理权问题,这主要来源于特来电合伙人模式中大量存在的轻资产平台化倾向,和对中小运营商的引入。由于不同场地、不同位置的盈利模型差异大,合伙人的收益又来自服务费分成,所以在运营上,当合伙人自主权较大时,就可能产生不可控的运营行为。这就像美团,当商家为顾客带来不佳印象,受损的必然有平台的口碑。
其次是激烈竞争下合伙人的潜在出逃问题。从行业排行榜可以看出,头部几大玩家存在极强的竞争,互相之间更会产生合伙人的争夺。问题正在这里,充电桩本身投入周期长、初期投入大,时代周报的采访显示,特来电的设备价格可能在行业是最贵的那类品牌之一,回本周期可能超过四年,这就导致部分合伙人可能存在摇摆心理。
此时,出于竞争因素,其他平台通过加强补贴等方式,削减初期投入成本,极易造成合伙人流失。长期以来,公用充电桩之所以建设滞后,也恰恰是因为投入回报的不确定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只要合伙人对赚钱没有安全感,特来电就难免遇上合伙人潜逃的担忧。
最终,充电服务的盈利要靠覆盖足够多、足够有效的点位,提高单桩利用率,从而获得足够的服务费,这也是特来电在充电桩规模大增后业绩出现好转的原因。但是,如果合伙人的拓展进度不及预期,将导致总体规模卡在瓶颈期。
由于充电桩的固定成本高昂且难以多次削减,规模壁垒的形成将受到影响。此时,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将进一步放大。毕竟,身处行业第二的星星充电也采用类似加盟的模式,且曾经短暂超越过特来电的规模。
长远来看,充电桩行业最忌讳的或许就是“上不上,下不下”的姿态。这张“基建网”的隐患倒还有回旋余地,另一个问题却已在行业普遍发酵,不得不面对——能源网。
03
「【能源网】成最大瓶颈」
充电桩行业的主导权,真的那么难掌握吗?答案很可能是确定的,因为充电桩这个名字就说明了,桩不过是个载体,真正的价值在于“电”,而电作为能源的一部分,其战略地位不是普通企业能够一口吞下的。
简而言之,平台的模式再优、价值再好,也要靠电网的支持才能兑现。充电桩背后的那张“能源网”,实际让充电桩行业无法随意施展手脚,原因有两点。
最基础的原因是,能源网络,也就是电网,存在供给上限。表面上看,充电桩可能同一时段只服务于一台车,是可控的。但当一个区域同时存在多个充电桩和充电桩,电网压力将迅速放大,甚至可能波及正常的生活和工业用电,这是能源网绝不愿看到的局面。因此,在部分电力基础设施跟不上充电桩需求的老旧小区、工业重镇等场景,特来电难以直接大范围铺开充电桩建设。
对此,特来电正通过“统建统管”模式之类的手段,通过自主包办从电力手续到电网运维的全流程,把安全主体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从而帮助充电桩更好落地。但相比之下,另一个问题,特来电恐怕也只能保持谨慎观察,那就是能源“国家队”——电网玩家的潜在冲击。
举个例子,2020年,也就是特来电开始获得外部资本极力支持之前,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两大“国家队”成员实际都宣布了规模宏大的充电桩投资计划,但国企投资显然独立于外部资本。彼时,特来电凭借私企运营规模第一的优势吸引了华为等优质企业的合作,因而突出了自身在充电桩市场的独特站位,为后续资本引入做好了铺垫。
但到今天,市场已有声音认为,充电桩的大规模落地最终绕不开“国家队”,如国家电网虽然规模尚不及头部三大运营商,但有能力持续、稳步扩展布局,尤其是电网天然拥有电力方面的更多权限和能力,其深入基层市场进行布局的效率,理论上远高于特来电们。只是碍于国企资本投入的严肃性,不能一时间肆意投入而已。长期来看,其追赶的速度不容小觑。
更紧迫的问题是,“国家队”玩得转投资、扛得住亏损,而特来电等玩家必须依赖持续的资本输入。这种弱势中,还隐藏着特来电需要担忧的另一个隐患——以储能为代表的能源新基建成本。
特来电不是不知道能源网的限制,也做出了应对。2022年10月底,特来电发布了虚拟电厂平台,以及充电型微电网创新产品、梯次电池储能技术创新产品和驻地站“特惠充”创新产品。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更是一言决断:“充电桩这个名字支撑不了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发展。随着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充电的随意性和不可控性将对电网构成巨大威胁。应在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汽车间构建三张网: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
但任何基建都不是随心所欲的,尤其是对身负十几亿借款的特来电而言。EESA储能领跑者联盟《2023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基于尖峰时段放电、低谷时段充电、每日两充两放的策略,以浙江省大工业用电1-10千伏分时电价为电价测算依据,该地1MW/2MWh储能项目的静态回收期在5年左右,项目内部收益率为11.5%。
先不谈这个比充电桩回报期还长的时间,巨大的初期启动费用就会难住投资方。BNEF的行业调研显示,现阶段储能建设成本虽然在电池成本的引领下逐步下降,但总体的影响因素依然太多,包括部署成本、项目规模、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储能逆变器等,预计到2030年成本会下降至167美元/千瓦时。
特锐德刚刚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显示,三季度特来电的月充电量分别为8.4/8.7/8.2亿度,简单计算就能发现,储能渗透一个百分点的现有市场,其成本都会是天文数字。全国化的布局,注定是又一次长达数年的巨额资本投入。
简单来说,未来数年里,特来电,乃至充电桩行业的大部分核心玩家,都要同时面对充电桩和能源网的建设。这个过程中究竟如何取舍和平衡,如何把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尽可能高的投入产出比,将极大考验特来电们的运营能力。至少现在,稳坐第一的特来电自己,恐怕也只能带着谨慎的乐观,向前摸索而去。